所在位置:首页 > 科技调研 > 科技类
鸡淋巴白血病的病型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03    浏览次数:     

   鸡淋巴性白血病是禽白血病四个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肿瘤病。     

  淋巴白血病有不同的病型,自1868年首次发现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来,最早将禽白血病分成三种类型:红细胞性、骨髓细胞性和淋巴细胞性。当前分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骨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病、内皮瘤、肾真性瘤、纤维瘤和骨化石症,最多见的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称为大肝病。,鸡淋巴性白血病是禽白血病四个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肿瘤病。

  各种病型其症状不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鸡主要表现消瘦、沉郁、冠及肉髯苍白或暗红,常见腹泻及腹部肿大。成红细胞性白血病的除见软弱、消瘦外常见毛囊出血。内皮瘤的病鸡皮肤上见单个或多个肿瘤,瘤壁破溃后常出血不止。成骨髓细胞性白血病除见成红细细胞性白血病的症状外,其骨、肋骨、胸骨和胫骨有异常隆凸。肾真性肿瘤病鸡常因肾脏肿瘤的增大而压迫坐骨神经出现瘫痪的病状。骨化石症病鸡见胫骨增粗常呈穿靴样的病状。

  淋巴白血病,是多种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总称,以鸡淋巴性白血病最长见,由禽反转录病毒中的白血病、肉瘤病毒群所引起。以病鸡造血组织发生无限制肿瘤性病变为特征,本病的潜伏期长,各型白血病随鸡的日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多发于18周龄以上的鸡。不同品种对淋巴白血病的抵抗力不同。母鸡较公鸡易感。高蛋白饲料的鸡场较低蛋白的鸡场发病率高。

[!!] 鸡慢性呼吸道病因及防控对策

   引起鸡呼吸道病的原因有很多,多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并能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1.主要病变

  主要病理变化是气囊炎,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中含有黏液性渗出物,全身气囊特别是胸部气囊有不同程度的混浊、水肿、增厚,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干酪样增生性结节,外观呈念珠状;眼部有黄色渗出物,结膜内有灰黄色似豆腐渣样物质;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肠壁变薄,肠系膜脱落,肾肿大。

  2.病因

  引起鸡呼吸道病的原因有很多,多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并能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中,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是常见的感染源。主要原因是养鸡场卫生状况差,种鸡携带上述2种病原,其后代雏鸡一部分带菌,在各种应激因素下,会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并导致全群感染和传播。而且常出现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等几种病原混合感染,病原间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导致鸡呼吸道病的发生和流行。

  3.临床症状

  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如果没有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时,只是因为温差大、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生的单纯性感染,多数鸡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在实际生产中常继发大肠杆菌等疾病,尤其是在肉鸡群中更加明显,结果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病鸡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有啰音,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呆立,缩头,羽毛松乱,不愿走动,眼睑肿胀;病情严重的病鸡双眼紧闭,饮水增多,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薄粪便,肛门周围羽毛脏乱,消瘦,严重影响雏鸡、肉仔鸡的生长发育和成年蛋鸡的产蛋量。  

  4.防控对策

  一旦发生该病,首先最重要的是尽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饲养环境,既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又能提高疗效。要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投药加以控制,并结合大群给药与个别治疗。个别鸡的治疗可用链霉素,成年鸡每只鸡每天用20万国际单位,或者用卡那霉素每天1万国际单位,分2次注射,连续注射2-3d。全群给药可用消咳宁、呼咳奇效等,用饮水给药的方法,连用4-5d。若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则以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为主。

  ①杜绝传染源传入和加强疫病监测,关键是加强种鸡群的疫病监测,采用血清学方法,经过3-4次检测,淘汰阳性鸡,留阴性鸡作为种鸡。

  ②防控免疫抑制病,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鸡场的卫生与消毒,做好隔离工作。

  ③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提供营养全面的优质日粮。

  ④切实做好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的免疫,制定科学的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程序,并定期进行评估。

  ⑤做好环境控制和净化,为鸡群提供温湿度适宜的鸡舍环境、洁净的饮水、干燥清洁的垫料、清新的空气及合适的饲养密度。

  ⑥尽量减少应激,一旦出现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维生素,以增强鸡体抵抗力。

[!!] 禽流感免疫失败原因与弥补措施

   一 禽流感免疫失败原因

  1 疫苗质量不高或接种剂量不够

  由于H5禽流感抗原生产时受到病毒本身的性质所限,抗原含量通常不高,因此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后,抗体水平往往达不到保护水平或保护期太短。作者检测了多个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H5型禽流感疫苗,破乳后尿囊液血凝滴度通常不超过41og2。再就是注射剂量不够,研究表明皮下注射0.3~O.4mL/只,没有注射0.5mL/只效果好;背部皮下注射不如颈部皮下注射效果好。

  2 免疫程序不合理

  根据我们的调查,有些种鸡场或饲料厂家制定的免疫程序,在蛋鸡开产后就不进行任何免疫接种了,这是非常危险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疫苗厂生产的禽流感疫苗,免疫保护期(蛋鸡)都在3~5个月以内。根据我们对鸡蛋蛋黄抗体的检测结果,蛋黄中抗H5流感抗体滴度超过61og2的鸡群寥寥无几,多数在4log2左右。

  3 免疫空白期与抗体水平不均一

  目前常用的免疫程序,在雏鸡母源抗体下降到保护水平以下和疫苗诱导的抗体达到保护水平之间,有1~2周的免疫空白期,此期间如果环境中有流感病毒则会感染。目前肉仔鸡常见的20~30日龄出现的气囊炎即属此类感染的并发症。另外,许多养殖户聘请免疫人员给鸡群免疫,如果这些注射人员的素质不高,会出现漏免的情况,此时鸡群个别鸡只由于没有被注射足够的疫苗或根本没有被注射,则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导致免疫失败,我们近期检测的禽流感抗体经常出现有大部分样本免疫合格而少部分样本抗体效价为零的情况即是这种情况。

  4 鸡群免疫抑制

  研究表明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可明显抑制免疫功能,应激(换料、寒冷)也可造成免疫抑制,因此导致抗体不升或机体容易感染。

  5 饲养管理

  流感的发病率与季节和环境温度有明显的关系,冬季或圈舍温度过低、通风不当会明显增加禽流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研究表明环境中病毒浓度与抗体的保护率成反比。

  二 采取的措施

  1 增加禽流感灭活疫苗接种量与接种次数

  在一定范围内,疫苗接种效果与接种剂量成正比。实践证明,接种0.5mL/只比接种0.3~O.4mL/只效果好;育成期或开产后的母鸡应该适当增加免疫剂量,开产前接种4次H5疫苗比接种1或2次效果好。尤其应注意,开产后每2~3个月必须补充接种一次,有些鸡场的接种周期已缩短至45天。首免日龄不要太早,根据大多数研究资料,目前蛋鸡首免日龄以10~20日龄为好,肉鸡首免日龄以4~7日龄为好。

  2 加强饲养管理

  研究表明,H5型流感的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因此及时发现与淘法患病鸡十分重要。消毒可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通风可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利用益生素、脲酶抑制剂降低环境中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可维护鸡只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禽流感的发生、发展。

  3 经常检测抗体

  无论病毒怎样变异,只要仍然属于同一个血清型,任何一个毒株诱导的抗体,都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一次只要保持较高的抗体滴度,就不会出现严重感染。因此要经常检测鸡群的抗体水平,蛋鸡抗H5抗体长年应保持在61og2以上、H9抗体应该在8log2以上;肉鸡出栏时抗H5抗体应在310g2以上、抗H9抗体应该在41og2以上。

  4 对症治疗

  鸡群患病后,如果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要及时进行治疗。利用抗菌药物防治细菌继发感染、用解热镇痛药退热、用多维素和中草药缓解病情。一些研究表明,转移因子对流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果治疗及时,死亡率可控制在1O%~20%。多数鸡群在出现第一只病鸡后的10天左右可康复,产蛋鸡群可在全群发病后20天左右开始恢复产蛋。

 

[!!] 秋季给蛋鸡补喂小苏打可防范蛋鸡产蛋异常

  蛋鸡进入秋季产蛋高峰期,一部分蛋鸡养殖场户中常常会出现部分蛋鸡产蛋异常现象,如产软皮蛋、产薄壳蛋和产变形蛋的的比例增高,且蛋鸡的产蛋量也随之而有所下降。如遇到这种情况,养鸡场户一般会给蛋鸡增加补钙,但仅仅单纯地给蛋鸡增加补钙是不够的,尤其是在秋季气温较高时节,如果养鸡场户能在给蛋鸡补钙的同时,及时给蛋鸡补喂适量的小苏打粉,则可收到满意的防范效果。

  养鸡场户给产蛋鸡补喂适量的小苏打粉,不仅可使鸡体血液中的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升高,有利于其蛋壳的形成,而且可提高蛋鸡饲料中磷的活性,增加饲喂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壳硬度,同时还可提高蛋鸡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蛋鸡的产蛋量。一般给蛋鸡补喂小苏打粉的方法是:当鸡舍内环境温度处于26℃以下时,如发现蛋鸡产蛋异常,可给蛋鸡补喂日粮总量0.1%左右的小苏打粉;如环境温度超过26℃时,则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升高,将补喂小苏打粉的喂量增至日粮总量的0.3%左右,但不可无限度地增加小苏打的补喂量。在给蛋鸡补喂小苏打粉的同时,应适当地减少饲料中食盐的补喂量,特别是蛋鸡配合饲料中配合有鱼粉时,则更应减少饲料中食盐的补喂量,以防蛋鸡因食入过多的钠,而引起中毒。当鸡舍内温度达到30℃时,一般蛋鸡日粮中以补喂0.25%左右的小苏打粉和补喂0.2%左右 的食盐较为适合。给蛋鸡饲料中补喂合适的小苏打和食盐比例,既可防止蛋鸡因碳酸钙供应不足而引起其产蛋异常,又可防止鸡体内食入过多的钠而引起中毒。此外,由于小苏打的性质不稳定,遇热后会很快的分解,并影响其给蛋鸡的补饲效果,因此,养鸡场户在给蛋鸡补喂小苏打时一定要做到现拌现喂,以免影响其补饲效果。

[!!] 家禽饮用水系统如何彻底净化消毒?

    每批家禽出栏后,应认真清洗消毒饮水系统。     良好的饮水卫生,需要一套完善的饮水系统清洗消毒程序。水线的结构多种多样,它们的状态不断变化,这些都会给水线卫生带来了挑战。不过,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的水质信息、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就能化解这些问题。遵循下列指导原则,您的家禽将拥有一流的饮水供给。 第一步:分析水质。     分析结垢的矿物质含量(钙、镁和锰)。如果水中含有90ppm以上的钙镁,或者含有0.05ppm以上的锰、0.3ppm以上的钙和0.5ppm以上的镁,那么您就必须把除垢剂或某种酸化剂纳入您的清洗消毒程序,这些产品将溶解水线及其配件中的矿物质沉积物。 第二步:选择清洗消毒剂。     选择一种能有效地溶解水线中的生物膜或黏液的清洗消毒剂。具有这种功用的最佳产品就是浓缩双氧水溶液。在使用高浓度清洗消毒剂之前,请确保排气管工作正常,以便能释放管线中积聚的气体;此外,请咨询设备供应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步:配置清洗消毒溶液。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请使用清洗消毒剂标签上建议的上限浓度。大多数加药器只能将原药液稀释至0.8-1.6%。如果您必须使用更高的浓度,那么就在一个大水箱内配制清洗消毒溶液,然后不经过加药器、直接灌注水线。例如,如果要配制3%的溶液,则在97份的水中加入3份的原药液。最好的清洗消毒溶液可用50%的双氧水溶液配制而成。 第四步:清洗消毒水线。     灌注长30米、直径20毫米的水线,大约需要30-38升的清洗消毒溶液。如果150米长的鸡舍,有两条水线,那么您最少要配制380升的消毒液。水线末端应设有排水口,以便在完全清洗后开启排水口、彻底排出清洗消毒溶液。请遵循下列步骤,清洗消毒水线: 1.打开水线,彻底排出管线中的水。 2.用清洁消毒溶液灌入水线。 3.观察从排水口流出的溶液是否具有消毒溶液的特征,如带有泡沫。 4.一旦水线充满清洗消毒溶液,请关闭阀门;根据药品制造商的建议,将消毒液保留在管线内24小时以上。 5.保留一段时间后,冲洗水线。冲洗用水应含有消毒药,浓度与家禽日常饮水中的浓度相同。如果您的家禽场没有标准的饮水消毒程序,那么您可以在1升水中加入30克5%的漂白粉,制成浓缩消毒液,然后再以每升水加入7.5克的比例,稀释浓缩液,即可制成含氯3-5ppm的冲洗水。 6.水线经清洗消毒和冲洗后,流入的水源必须是新鲜的,并且必须是经过加氯处理的(离水源最远处的浓度为3-5ppm)。如果使用氧化还原电位计检查,读数至少应为650。 7.在空舍期间,从水井到鸡舍的管线也应得到彻底的清洗消毒。最好不要用舍外管线中的水冲洗舍内的管线。请把水管连接到加药器的插管上,反冲舍外的管线。 第五步:去除水垢。     水线被清洗消毒后,可用除垢剂或酸化剂产品去除其中的水垢。柠檬酸是一种具有除垢作用的产品。使用除垢剂时,请遵循制造商的建议。 第六步:保持水线清洁。    水线经清洗消毒后,保持水线洁净至关重要。您应为家禽制定一个良好的日常消毒规程。理想的水线消毒规程应包含加入消毒剂和酸化剂。请注意,这种程序需要两个加药器,因为在配制浓缩液时,酸和漂白粉不能混合在一起。如果只有一个加药器,那么请在饮水中加入每升含有40克5%漂白粉的浓缩液,稀释比为7.5克浓缩液:1升。 注意事项 1. 请不要把酸化剂用作水处理的唯一方法,因为单独使用酸化剂可以造成细菌和真菌在水线中生长增殖。 2. 越来越多的人把双氧水用作饮水消毒剂。pH值和碳酸盐的碱性影响双氧水的效率;它可以被储存在使用现场,但过期后很容易失效。它是一种强氧化剂,但不会有任何残留。经硝酸银稳定处理的50%双氧水,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剂和水线清洁剂,而且它不会损伤水线。 3. 当我们给家禽使用其他药物或疫苗时,应停止在饮水中加氯(或其他消毒剂)。氯能使疫苗失活,能降低一些药物的效力。投药或免疫结束后,应在饮水中继续使用消毒剂。 4. 水线卫生要符合地方法规的要求,请咨询地方权威部门。请务必始终遵循设备和药品制造商的指导原则。

 

[!!] 蛋鸡生产中容易忽视的6个问题

  在蛋鸡生产中,养鸡户多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定期防疫、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对以下问题却常常忽视。

  1、及时断啄主要是为了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断啄通常在6-12日龄,断啄前两天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防止断啄时出血过多和机体产生应激,断啄时应将鸡头略向刀片方向倾斜,使上啄切除1/2,下啄切除1/3.断啄后3-5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加抗应激添加剂,并保证食槽,水槽充足,避免鸡断啄后因采食、饮水困难而影响生长。而农村养鸡户常常在30-60日龄才断啄,这时啄基本长成,血管和神经丰富,会使端啄难度大,对机体的应激大,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是养鸡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2、限制饲喂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鸡体过肥而抑制性成熟,从而多产蛋,并节约饲料。限制饲喂一般从6-8周龄开始,16-60周龄结束,限饲可以减少日饲喂量,也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限饲时应注意:(1)具体限饲时间应根据鸡群平均体重确定。(2)限饲前应剔除病、弱、残鸡。(3)保证足够的食槽和水槽。(4)注意鸡群健康,一旦发生疫病流行立即停止限饲。

  3、淘汰低产鸡在实际生产中,养鸡户一般舍不得淘汰低产鸡,认为它多少能产几个蛋。殊不知低产鸡产蛋少而吃料并不少,为了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及时淘汰低产鸡十分必要。低产鸡的判断标准是:(1)啄黄、冠小、苍白,主翼羽脱落。(2)腹腔小、耻骨间距小,泄殖腔小而干燥。

  4、强制换羽蛋鸡饲养11-12个月后,如果鸡群产蛋较高,市场鸡蛋价也较高,为节省培育新母鸡的时间和费用,可通过对老母鸡进行强制换羽措施延长蛋鸡的产蛋时间。具体方法:13-19天饲喂成料,第一天30克/只,以后每两天增加20克,20天开始自由采食。25天开始延长光照时间,每天增加半小时直至 16小时,待鸡换羽后饲喂蛋鸡料。

  5、定期驱虫定期驱虫,能有效预防鸡的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驱虫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2月龄,第2次在鸡开产前,常用左旋咪唑25-30毫克/公斤拌料。

  6、鼠害防治在农村,鼠害防治是经常忽视的问题,即使有些养鸡户重视,也常常因无有效方法即杀灭老鼠又不影响鸡群生产,而不了了之。老鼠不仅偷吃饲料,咬坏物品,惊扰鸡群,还传播疾病。因此及时杀灭老鼠是减少饲料浪费、减少疾病传染、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具体做法:(1)从建筑和卫生人手。保持卫生,及时清除饲料残渣;用水泥封堵建筑物的小洞。(2)采用多种方法灭鼠。饲料仓库利用养猫灭鼠,鸡舍利用药物灭鼠和器械灭鼠,一般以器械灭鼠为主为好。注意药物灭鼠期间不仅要清除料槽的饲料,还要关好鸡笼,防止鸡逃出后,会误食鼠药而中毒。

 

[!!] 鸡群饮水有讲究

   水是鸡保持健康和高产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实践证明,鸡缺水较缺饲料生存的时间更短。

 鸡的饮水量通常比采食量高1.25~2.5倍。当环境温度、日粮组成、鸡自身状况以及水质发生变化时,鸡的饮水量都会受到影响。

  环境温度升高会使鸡的饮水量增加。当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鸡的饮水量减少;当环境温度为0℃~20℃时,鸡的饮水量变化不大;当环境温度高于20℃时,鸡的饮水量开始增加;当环境温度为35℃时,鸡的饮水量为其正常饮水量(20℃时)的1.5倍。但有迹象表明,环境温度突然变化而导致鸡的饮水量变化只是暂时的,待鸡适应后即可恢复正常。

  日粮成分的变化对鸡的饮水量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讲,日粮中脂肪、蛋白质、食盐和钾的含量升高会引起鸡的饮水量增加;与其他蛋白质原料相比,饲喂大豆粕和肉骨粉的鸡的饮水量明显增多。另外,某些含钙量高的鱼粉因所用鱼的年龄、类型及其加工季节不同也会引起鸡的饮水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鸡的饮水量随其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鸡的饮水量会因其达到性成熟而突然增加,但一旦过了产蛋高峰期,其日龄的增加就不再对饮水量产生直接影响。在产蛋期间鸡的产蛋率越高其饮水量就越大。一般认为,鸡的产蛋率每增加10%,其饮水量就增加12毫升。如产蛋率为50%时每只蛋鸡每天的饮水量为170毫升,当产蛋率上升至80%时其每天的饮水量增加为206毫升。

  饮水中含有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或硫酸钠会使鸡的饮水量增加,但当饮水中含有硫酸镁或硫酸锌时鸡的饮水量则降低。

  水温升高时鸡的饮水量有下降的趋势。

  鸡的饮水量对其粪便的成分有重要影响。鸡的饮水量增加会提高粪便的含水量,从而使垫料潮湿,不利于鸡的生长,蛋也容易被玷污。鸡的饮水量一旦超过其采食量的2.5倍,鸡粪就会发软变稀,最终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夏季气温高,鸡的饮水量增加,笼养鸡的粪便往往过稀。在全封闭式鸡舍中实行早、中、晚三次饮水,使鸡群每天的饮水时间为三个半小时,能使鸡群的排软便现象得到明显改善,鸡粪也易于处理。研究表明,限制饮水量比自由饮水量减少28%不影响蛋鸡的产蛋量;限制饮水量比自由饮水量的减少量一旦超过50%,鸡群的产蛋率就会降低15.6%,蛋重降低2克,体重也明显减轻。

  对肉用种鸡限制饮水有可能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比起限制给食法,限制饮水法简单易行,垫料的含水量也低,且鸡群没有吃垫料和啄羽毛的怪癖,整个鸡群比较稳定。

  商品肉鸡一般不需要限制饮水,但也没有必要使饮水剩余。

                               

[!!] 鸡群疾病的观察诊断法

    现代养鸡生产中,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且较难控制,但如果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巡视,观察鸡群状况,及时发现鸡群的异常变化,尽早发现问题,就能采取相应对策避免疾病的发展和蔓延。

    一、群体观察诊断的方法

    1.采食量和饮水量  鸡群每天的采食、饮水量做好记录,查看记录,就能准确地掌握鸡群采食和饮水量的变化。不少病例表明,患病时最初的表现往往是饮水出现,异常,突然增加或减少,以后才逐渐出现采食量下降。

    2.产蛋清况  对于产蛋鸡来说,产蛋率曲线的突然变化,蛋壳颜色,质量的异常往往对鸡病的诊治给予有力的启发。如鸡群发生ND、EDS-761B等病时,产蛋率都急剧下降,畸型蛋、褐色蛋增多。

    3.粪便  主要观察粪便的稀稠、颜色和气味。灰色于粪是正常粪便,上面覆盖有点状白晷粪,其量的多少可衡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及吸收水平。褐色稠粪也属于正常粪便,是由于鸡粪在盲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所致,所以气味恶臭。红色粪便说明肠道内有血,可能患有出血性肠炎、球虫病或饲料腐败所致。白色粪便、较稀薄的患有白痢病,粘液状的患有卵巢炎、腹膜炎等,这些鸡已无增产价值,应尽快淘汰。

    4.咳嗽和打喷嚏  在发生传染性鼻炎和支原体病的鸡群里,常可听到病鸡打喷嚏和咳嗽,尤其是夜间寂静时,容易听到。

    二、个体观察诊断的方法

    1.运动障碍  当鸡患有传染病、营养缺乏症或外伤时,常表现出运动障碍,如患马立克氏病的对外开放有麻痹性的运动障碍,行走时无疼痛的感觉。VB2缺乏症的特征病例是趾爪向内卷曲。

    2.羽毛  主要观察羽毛的色泽、形态。营养不良,羽毛失去光泽,另外羽毛竖立、松乱等均是病态的象征。

    3.鸡冠及肉垂色泽冠及肉垂颜色是鸡健康和产蛋状况是否良好的标志,鸡冠鲜红色,说明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白色:表明机体消耗过大,一般为营养缺乏的休产鸡。黄色:是机能障碍或患有寄生虫的表现。紫色:有此冠的鸡常患有鸡痘、禽霍乱等病。黑色:一般为患马立克氏病,鸡痘或冻伤所造成。

    4.精神状态健康鸡群表明为鸡群活泼、反应灵敏。鸡只精神沉郁是发病的预兆或处于发病初期。鸡只精神萎顿说明有严重疫病出现应尽快予以诊治。   

[!!] 蛋种鸡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

  蛋种鸡育雏期通常指0-10周龄阶段,此期间雏鸡从环境条件舒适的孵化器中,经过外界环境很难控制的运输环节,到达育雏场,另外加上雏鸡体温调节机能,消化机能不健,非常容易出现饲料利用率低,易发病、死淘率升高,或增重不足、均匀度差,发育不良等情况,如果此期间出现问题,以后的饲养管理也将无法弥补。因此,无论多么优秀的种鸡品种,在饲养管理中,育雏期都是关键的时期。只有细致、科学的饲养管理,抓住各管理要点,才能培育出符合品种生长发育特征的合格鸡群,才能为产蛋阶段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打下基础,保障种鸡优异的遗传潜力的发挥,进而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益。

   一、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雏期的目标是保证成活率,达到标准体重和较高的均匀度。

   1、温度与湿度:

  1.1 育雏准备阶段:

  进雏前(冬天前3-5天,夏天前2-3天)开始提温,启动育雏伞和舍内供热系统,将伞下垫料温度升到30-50℃,围栏边缘温度26-28℃。

  1.2育雏期温度:

  第一周:第一天前12小时舍内温度28℃-32℃,随后可调至26-28℃,不可有贼风。育雏伞在雏鸡刚到场时应放低,调整加热控制器一直加热,使伞下温度达到38—40℃,将因抢水浸湿的羽毛烘干,鸡群开始向围栏内分开后,开始逐渐升高育雏伞,最高升到距垫料40cm,锁定高度后开始调整加热控制器到33-36℃;第二周:伞下28—30℃,舍温24-26℃;第三周:伞下温度降至26—28℃,舍温24-26℃(不一定调低温度,可以提高伞的高度,以提供适宜的更大的温区);第四周:育雏伞可逐渐撤除,舍温每周1—2℃向下递减,直到减到18—20℃时恒定温度;

  1.3育雏期湿度:

  前三天相对湿度要求不低于50—70%。

   注意: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育雏伞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下垂;温度低时,鸡群出现扎堆;及时调育雏伞温度及舍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2、饮水与饲喂:

  2.1饮水:

  进鸡前半小时,往饮水器内加1/3左右的含2%葡萄糖和电解质温开水,饮水温度20-24℃。以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感染的发生。

  2.2开食:

  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初饮后半小时开始,此时鸡群已经稳定,饲料放入开食盘中或撒在铺满垫料的专用纸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料位,及饲料质量。

   3、光照:

  3.1光照强度:

  1到7周舍内光照要求较强,可安装22瓦节能灯; 育雏伞下可使用100瓦灯泡;8周到加光光照要求要弱,可用5瓦灯泡,光照强度3-5Lux;

  3.2光照时间:

   1到3日龄光照23小时,4-7日龄21小时,以后每周至少减少一个小时,直到第九周;根据体重情况9周后光照时间控制在10-13小时;18周光照时间为13小时。

  注意: 在育雏前就要进行鸡舍全方位的遮黑处理,保证在育雏育成期鸡舍无漏光,透光的现象;各光照程序的设定要保证鸡群有足够的采食时间,确保体重达标;整个生产过程中光照时间和强度不得随意更改,发生停电等意外事件时,计算停电时间,如果停电时间超过半小时,来电后需要对鸡群进行补光;

   4、通风换气:

  4.1育雏期通风目的:

  一般不存在降温的目的、仅需要换气即可;(高温高湿天气需考虑降温)育雏第1天:舍外温度30℃以上时,接鸡后2小时可以开部分侧窗进行换气(要验证鸡群分布情况);舍外温度30℃以下,可以推迟到6小时后换气;有小尺寸风机的,可以进行自动定时控制,但要观察雏鸡的分布。

  4.2要注意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

  必须做到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

   5、断喙及称重、分群:

  5.1雏鸡断喙:

  一般在7~10日龄为宜,一般上喙切1/2,下喙切1/3,用断喙器烙烫,使毛细血管结痂为止。断喙前、中、后三天在饲料中拌入VK3,同时加入多维电解质以减少应激反应,并在断后增加饲料的高度,减少意外伤害。

     5.2体重的监测、分群:

     每周末进行体的监测,监测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并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分群饲养,同时适当延长体重不达标鸡群的光照时间和各种育雏料的使用时间,以确保体重不达标的鸡群及时达到标准体重。

    二、育雏期应注意的问题

  1、细菌感染:

  大多是由种鸡垂直传染或种蛋保管过程中及孵化过程中卫生管理上的失误引起的,但场区卫生问题也是引起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育雏育成期期饲料卫生、垫料、饮水卫生的管理。

  2、环境因素:

  第一周的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温度过低鸡群扎堆,部分雏鸡被挤压窒息死亡;某段时间在温度控制上的失误,雏鸡也会腹泻感染疾病死亡。

  降低育雏育成的死亡率:一是要从生物安全工作管理要到位;二是要控制好育雏育成期的环境;三是育雏育成期应做好各种疫苗的首免和药物预防,四是加强各项员工操作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减少意外死亡。

  3、为保证鸡群体重的达标需注意:

   一是要供给优质的饲料;二是要科学有效的体重监测、分群管理;三是合理的饲养密度和光照制度;四是提前预防育雏育成鸡各阶段的常发病(如球虫、组织滴虫)。

  4、断喙的监测:

  需及时对断喙情况进行监测,鸡群喙的好坏也是影响鸡群体重、均匀度的重要因素,如果雏鸡断喙不当,影响采食,使体重增重受到影响。

[!!] 蛋鸡断喙的注意要点

  一、为啥要断喙。鸡采食时将不喜欢的食物剔除,采食喜爱的食物。在采食粉状饲料时更是这样,以致部分饲料被浪费。由于育雏中光线强、密度大、饲料营养不全或通风不良,造成啄癖,包括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轻者致伤,重者死亡。断喙优点:⑴可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⑵防止挑食饲料与钩甩饲料,减少饲料浪费。⑶雏鸡生长发育整齐。⑷提高育雏率,群居性好,便于管理。⑸利于免疫。

  二、怎样断喙。在蛋鸡6-10日龄,借助专用器械将喙尖端断去,上喙稍短,下喙稍长,如断喙效果不理想,要在产蛋前修喙。若雏鸡啄斗并出血,要立即断喙。操作方法是左手抓住鸡腿,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使鸡缩舌。选择合适的孔眼,例如里昂精密动力断喙器有直径4.0、4.37和4.75毫米的孔眼。在离鼻孔2毫米处,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切刀在喙切面四周滚动烧灼2-3秒,压平切面边缘,达到止血和破坏生长点,阻止喙外缘重新生长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⑴断喙时鸡群要健康。⑵避开免疫期。若与免疫接种重叠,可造成抗体效价上升。断喙宜在6-10日龄,70日龄修喙。⑶断喙前,断喙器要清洁消毒,防止烧烙时交叉感染。⑷抓鸡动作要轻,不宜粗暴,以免造成更大应激。⑸组织好人力物力,保证最短时间内完成,速度保持每分钟15只。⑹断喙后增加料槽内料厚度。断喙伤口使鸡有痛感,若槽内料浅会增加痛感。⑺为防止流血和感染,可在断喙前后3天,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和新新电解多维。⑻虽在断喙时同时止血,但个别断喙后还会流血。仔细观察鸡群,对流血的重新烧烙止血。⑼ 保证雏鸡充足饮水,若应用乳头饮水器,应再保留真空饮水器3-5天。

 

[!!] 成功规模肉鸡养殖场的管理要义

  主讲人:赵德峰 鸡宝宝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出来一趟真的很不容易,于是乎很多朋友喜欢甚至渴望能听到一些“技术”甚至是“绝招”,这是很多人的初衷。结果是大家参加了很多技术研讨会,接触到了很多名人、能人和好的产品,但是到头来却永远都回避不了鸡越来越多病、越来越难养的现实。
  我一向提倡养鸡要向“管理”要效益,所谓管理就是“以专业化的责任行为”去把控和理顺养殖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管理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激发人的责任感并在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下把我们的每一项操作都最大限度地接近鸡的要求。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鸡服务的。
  先有以鸡为本,后有以人为本;管理的顺序是实现以人为本,进而为以鸡为本求得保障!
  现在的鸡难养,主要是因为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低
  现在的鸡难养,主要是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低所导致的,我们的小农意识还不能完全驾驭这种新兴的规模养殖。
  管理是综合性的一种预见、预测、协调、激励、修正、理顺的工艺,目前这种工艺还很不成熟。在某种意义上来管理比技术还重要的多。
  规模化肉鸡养殖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殖户了,而是一个多工种、多部门密切配合的现代化农场。这在中国农牧业发展史上还是一种新鲜事物,这种新鲜事物的发展、壮大需要多方面的支撑与配合。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部分本来养殖水平比较高的农户一旦跨入规模化养殖的行列,他们的管理能力就捉襟见肘了!养1万和养10万、100万所需要的综合性支撑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今社会是个精细化分工的社会,是个合作、协作的社会,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缺失,致使很多合作、协作胎死腹中、流产、夭折和失败,其实这就是文化的失败。
  企业理念是一种可以让员工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否则理念容易“虚”,企业也就跟着“虚”了,企业一虚,员工就混,这样的企业必死无疑。
  系统是实施全面管理的重要工具
  管理者理论上要“懂”发展建设、设备保养、养殖技术、机电维修、厨艺、财务等所有内容。
  养殖企业在技术、流程、相关制度等各方面从管理上要“可行”。
  而饲养日志、生产数据、技术数据、试验数据、财务数据、养殖档案等数据档案,是养殖企业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宝藏。
  养殖企业要加大培训量,频繁的专业和职业培训是塑造合格的场长、技术员和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养殖企业要建立建全包括办公系统(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薪酬、考核),网络系统(包括鸡苗、饲料、动保、屠宰、市场行情),信息系统(包括天气预报、价格变动、产品信息、预警提示)等体系在内的公司运营系统。
  总之,系统是实施全面管理的重要工具。
  建立专业化的高标准,是推动规模化养殖走向成功的唯一选择
  就规模化养鸡来讲,每栋2万只的鸡舍,有些人觉得每天死亡10多只就很严重了、有些人每天死亡30-50多只还无动于衷。有些人看到鸡热得张口呼吸就很敏感,而有些人居然能把鸡活活热死还不敢通风和启动湿帘。有人42天把鸡喂到3公斤,而有人却说人家这是在吹牛!
  标准不同,要求就不同,结果自然也会不同。
  建立专业化的高标准,是推动规模化养殖走向成功的唯一选择。
  怎么样才算是专业化的高标准?从事养殖和规模养殖的人都知道一些令人兴奋和让人自豪的数据:比如98%以上的出栏率、比如1元以下的药费、比如42天3公斤以上的体重、比如1.6左右的料肉比、如此等等。但有有多少优秀指标是发生在一群鸡身上的?事实上是很多指标都是“孤立”的,而孤立的指标不仅没有生产和经济价值,也没有生物统计学意义和比较价值,孤立的数据算不得标准,更算不得高标准。高标准是各种优秀和优势指标的荟萃。
  严格要求就是专业意义上的一丝不苟
  养殖是个简单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严谨、细致、精确的操作和控制。让环境条件无限接近肉鸡的最佳需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安全。
  我们养鸡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应激和失误?主要还是要求不严导致的。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又怎能做到不忽视?
  严格要求就是专业意义上的一丝不苟。专业不是一句空话。其实谈到专业,严格要求才站得住脚,否则又成了口号。
  专业更多的是对规模化养殖更系统的、更准确的认识和实现这种认识的技能。这是一种从知识、分工、经历和系统性上的与众不同就能决定事业成败的差异化。
  也许有人说,过去我们养鸡,别说是专业,很多从业人员甚至没有文化,不也过来了吗?但是我想说的是,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和现在一样吗?中国的农牧业为什么落后?主要还是脱离专业造成的,所以到了今天,面对规模化养殖,我们更应越来越看到专业的重要性了。

 

 

[!!] 7月份全国草原植被总体长势较好

7月份全国草原植被总体长势较好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运用卫星遥感的方法,结合气象信息对今年7月全国草原植被长势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气候条件有利于草原植被生长,全国草原植被总体长势较好。

  一、气象条件分析

  7月份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图1),光照充足,热量条件有利于草原植被生长。7月份大部分草原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图2),其中内蒙古大部、新疆西南部和东部、青海、甘肃大部、宁夏北部、黑龙江西部、西藏西南部和川西高原等主要草原地区偏多3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12倍。丰沛的降水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新疆北部和西藏中西部等草原地区的旱情有所缓解。目前大部分草原地区土壤墒情较好,对牧草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二、草原植被长势分析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比对分析,7月份全国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好于上年同期和近年同期,属偏好年份。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30%的草原植被长势偏好,47%的草原植被长势持平,23%的草原植被长势偏差;与近年同期相比,全国42%的草原植被长势偏好,46%的草原植被长势持平,12%的草原植被长势偏差。长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甘肃和宁夏大部等地,长势偏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和西藏中西部等地。

  从主要牧区看,7月份内蒙古草原植被总体长势明显好于上年,其中锡林郭勒盟禁牧区、沙源治理项目区牧草盖度、高度较常年分别提高10%24%,包头市、阿拉善盟等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新疆草原植被长势南北差异较大,南疆牧草长势正常偏好,北疆植被盖度、草群高度均低于常年,但进入7月后旱情有所缓解,植被长势趋好。青海草原植被总体长势较好,明显好于近年同期。西藏东部草原植被长势较好,中西部草原植被长势偏差。四川草原植被总体长势与常年持平,7月下旬后长势偏差比例有所增加。甘肃草原植被总体长势正常偏好,其中陇东草原牧草生长旺盛,增产趋势明显。

  三、后期形势分析和建议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8月份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对牧草生长有利,新疆西南部、西藏西部等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情,要及时做好鼠虫害防治和草原防火工作,合理调剂饲草供应,做好草畜平衡工作。

[!!] 连续强降雨天气造成山东省滨州市苜蓿受灾严重

连续强降雨天气造成山东省滨州市苜蓿受灾严重

  730日以来,滨州市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8月3日至4日,又遭受台风达维直接袭击,出现了短时间内的最强降雨,并伴有8级以上台风,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182.2毫米,其中无棣县、沾化县最大降雨量达到383毫米,全市遭受罕见的洪涝灾害。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山东省滨州市苜蓿受灾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无棣和沾化两个主要苜蓿种植基地,苜蓿受灾面积达到11000余亩,其中无棣县9000亩,沾化县200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00万元。在无棣县西小王乡苜蓿种植基地,大片苜蓿草淹没在水中,部分植株叶片开始泛黄。尽管,种植户正积极抢排田间积水,尽最大努力减轻受灾损失,但损失难以挽回,苜蓿种植户积极性严重受挫。

[!!] 科学振兴奶业不应舍本求末

 

  近来报载三则有关我国乳品质量的新闻:一是5月27日《北京晚报》报道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婴儿乳粉质量报告》称,国产婴幼儿乳粉质量目前历史最好。二是5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评论:“有关监管部门和乳企创造了中国奶业标准全球最低的纪录。”三是5月28日《中国科学报》发表记者王卉采写的 《无草业发展,何来乳品安全》的报道,文中业内专家提出了提高我国乳品质量的关键性、建设性意见。

  纵观导致我国乳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虽然存在后续加工销售中添加有害化学物质等现象,但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奶牛饲养方式不当,进而导致原奶产出质量低下。

  目前我国奶牛饲养普遍存在不顾奶牛食草反刍需要大量高营养多纤维优质(豆科)牧草饲喂的特性,而采用养猪鸡的方式,主要将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大量配合饲料(所谓“精料”)加上一些枯草、青贮秸秆及添加剂等来饲喂奶牛。

  这样的奶牛饲养方式,使我国奶业走入三个怪圈:一是产量低;二是奶质差;三是成本高。

  更为可叹的是,我国奶业生产加工监管部门对提高国产乳品质量,似乎从不考虑应从源头抓起,转变奶牛饲养方式,而是舍本求末。如2007年有关部门为国务院草拟发布的《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俗称“奶八条”)中,竟没有一条关于发展优质饲草改进奶牛饲养方式的内容。

  笔者认为,如果我国把优质牧草生产加工产业大力发展起来,改革现行奶牛养殖方式,一定会大幅提高牛奶产量和品质并降低成本,促进奶业振兴,重获国人信任,开创赶超国际标准的新局面。

 

[!!] 我国乳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乳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乳品产量持续增加、乳品与苜蓿“双进口”趋势明显、养殖规模偏小、行业利润率低等特点。当前我国乳业正处于从传统乳业向现代乳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乳业发展将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为实现乳业健康发展,应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继续加强奶牛补贴,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奶农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强化乳品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我国乳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乳品进口增长迅速,苜蓿草进口成为新动向。

  我国乳品产量持续增加,占世界总产量比重增长。

  近年来我国乳品生产快速增长。2010年末奶牛存栏1420.1万头,比2000年的469.4万头增加了2倍。同时,原料奶产量也逐年增加。2010年奶类?穴含羊奶等?雪和牛奶产量分别为3748万吨和3575.6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4.l倍和4.3倍。乳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在世界乳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奶类产量占全球的5.8%,居全球第3位。

  乳品进口增长迅速,苜蓿草进口成为新动向。

  我国乳品贸易一直是进口贸易大于出口贸易,贸易逆差在2007年实现了下降,但是由于2008年9月的“三聚氰胺”事件,我国乳制品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2009年的贸易逆差达到9.7亿美元,比2008年高出73%。乳品进口以干乳制品为主,2011年我国进口干乳制品86.30万吨,同比增长18.5l%,进口额25.5l亿美元,同比增长31.68%。

  在乳制品进口剧增的同时,饲草进口也增长迅速。中国奶牛养殖精饲料用量相对过高,粗饲料多用玉米秸秆和天然草,营养价值低,而优质苜蓿干草缺乏。2011年,我国进口苜蓿草27.6万吨,比2009年增加了2.6倍,进口额为9965万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3.9倍。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乳业原料、产品“双进口”趋势明显。

  奶牛养殖户生产规模普遍偏小,难显规模效应。

  目前,我国奶类生产呈现出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低的特点。2009年全国主要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奶牛总存栏量为31.38万头,仅占全国奶牛总存栏量的2.58%。据乳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尽管我国奶牛存栏量日益增加,到2009年已达到 1260.3万头,但是以小规模散养为主的养殖格局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全国奶户平均养殖规模一直只有每户5—8头。

  乳品行业利润率低,随着乳品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大型乳企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利润很薄,一直维持在5%左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乳制品加工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以及对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严厉整顿,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型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扩大了规模,并加强了对奶源以及销售渠道的控制,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乳业发展前景分析

  乳业进入调整期与机遇期,正在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乳业进入调整期与机遇期,将迎来健康成长期。

  “三聚氰胺”事件后,为规范乳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乳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政策。这些政策在增强我国乳品行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乳品质量、恢复消费者信心方面的作用渐显。我国乳品行业在经历了一个大的震荡之后,进入一个调整期,也是机遇期。随着各项政策的影响日益显现,随着消费者信心的逐渐恢复,随着乳品行业的重新整合,可以预计,我国乳品行业将迎来一个健康成长期。

  乳品行业集中度提高,竞争加剧。

  2010年,在国内外资本的推动下乳业全面复苏,我国乳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再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同时由于政府监管能力相对滞后,行业内少数从业人员道德缺失,部分乳业企业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挤压竞争对手,造成恶性竞争的局面。目前国内原奶加工产能有9000万吨,而国内奶源供应量仅有360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乳业行业无序发展和乳业企业恶性竞争的局面。一些地方出现奶源争夺战,乳业企业变相放宽生鲜奶收购标准,导致原奶价格异常波动、奶制品安全没有保障。此外,乳业产业链终端的乳制品同质化倾向严重,企业之间产品趋同,只有靠大打价格战争取市场,使我国乳业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随着我国乳品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和政府对现有乳品企业的整顿,我国乳品行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业内竞争激烈, 品牌从分散到集中,行业正处于垄断竞争阶段,此时对强势品牌是一次机会,对普通品牌而言,则可能是威胁。乳品企业群雄割据的时代已经来临,乳业市场将会发生深刻变化,乳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乳业发展回归理性,正在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伴随着频频发生的乳品质量安全事件,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对乳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决定乳品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成为我国乳业整体健康、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我国乳业发展正在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奶源基地建设,细化乳品市场,开发高端产品,增强养殖与加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促进乳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散养、不科学饲养是制约乳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当前,应继续鼓励、支持建设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小区及牧场。在规模化基础上,实行科学化、标准化饲养。依靠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奶牛品质,采用先进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政府畜牧部门和乳品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应为奶农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奶农科学养殖技术。

  确立乳业补贴重点,继续加强各项奶牛补贴。

  加大奶牛良种补贴的范围和力度,扩大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补贴的覆盖地区。加强对牧草及饲料补贴,重点是优质草籽和饲料籽补贴以及规模牧场建设补贴。增加对先进的挤奶设备和饲料混合机械的补贴。

  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当前在奶农与乳品企业的利益联结中,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非常突出,乳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和价格传导机制严重不合理。未来,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在政府鼓励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乳业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应注重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中间权威机构科学制定市场指导价和浮动价,在竞争中培育稳定的产业组织体系,形成合理的价格谈判机制和优质优价机制,稳定奶源市场,稳定原奶价格。

  建立真正属于奶农自己的奶农协会,而不单是依附于企业或政府部门的乳业协会。

  在乳业供应链和乳业产业中,奶农是弱势群体,在价格谈判、质量分等定级、市场信息、技术力量等方面处于弱势。当前最需要的是政府部门引导、养殖能人带头,成立真正能够代表奶农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

  促进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一方面要依靠行业协会、企业力量促进行业自律,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并贯彻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实施办法,明确政府执法主体责任和权力,有效应对市场中不正当竞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乳品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当前,政府应着力推动建立覆盖原奶生产、流通、乳制品加工、市场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的乳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监管职责,不断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可信的食品认证体系,为乳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版权所有:365备用主页器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3026112号 技术支持:华拓网络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67号 电话:0543-2220510 邮箱:bzxmsyjbgs@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160002000038号